没有成功上岸总不能呆在水里泡着啊,考研只是本科阶段的

一条出路,当我们发现此路不通的时候,自然是要改变自我,积极寻找更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,否则大学四年岂不是白费了?

很坦白的说,我大四的时候也是考研了一次,当时报考的是苏州大学的翻译方向,最后专业课差一点,

我当时的想法并不是就一定要考研,也并非是本科就业不了,我那时候工作还是非常好找的,所以当我查到分数之后就直接放弃了,连调剂信息都没看。

大四最后一学期开学后,我突然变得好轻松,课程基本结束,该拿的证书也都拿到了,所以那段时间作息时间变得比以往更正常,体重也增加了不少。就这样惬意得到了4月份,开始准备参加各种教师编制考试,先是优先选择大城市,无奈竞争太激烈很难搞定,大部分都是在面试环节掉队的。

但是我并没有放弃,因为我的目标是三线以上城市的编制教师岗位,如果是其他岗位应该早就签合同了。时间一晃就到了6月份,一个星期内参加了两场考试,最终两个城市都通过笔试和面试,最后选择了现在的学校。

当然,人各有志,考研一战失败后,如果你的专业很特殊,或者说不好就业,那自然还是考研继续准备二战的,关键在于你的人生规划。不过我建议即便你要二战,在大四最后一学期也尝试一下找工作的滋味,一方面感受到求职的气氛,另外一方面或许你真的会成功,一旦成功找到理想的岗位,考研或许就会变得可有可无。

所以,千万不要自暴自弃,虽然我们就读的是双非院校,而且还考研失败了,但相比于社会上的大多数人,我们仍然是社会中的佼佼者,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绝对的自信。既然考研失败了,那就好好准备自己的就业,各种考试和招聘信息都要第一时间抓住,只有抓住这些信息,积极参与,才有被发现的机会,毕业季好的岗位是不会来双非院校主动找你的,必须要依靠我们自己主动出击。

大家认为呢,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!


0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Avatar placeholder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|京ICP备2022030413号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