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,过早联系读研期间的导师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,考研与保研不同,即使自己有较大的把握,也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初试上,此时既不能参与导师的课题组,也不能通过联系导师获得更多考研上的帮助,所以过早联系导师,导师不会做过多的关注,导师的回复往往也不会有太多实际的内容,鼓励会更多一些。

如果自己的成绩相对比较好,同时也有丰富的比赛和科研实践经历,不保研而选择考研的情况下,此时建议提前联系导师,但是更建议在初试之后再联系导师。如果初试发挥比较正常,能够进入复试环节,导师也会给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回复,比如会给学生介绍一下自己课题组的情况,以及都需要做出哪些科研准备等等,有的导师还会邀请同学提前进组来做毕业设计,这对于后续的读研会有较为积极的影响。

第一次联系导师建议采用邮件的方式,这样不仅更正式一些,同时也可以把自

己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介绍,包括自己本科期间的学习经历、科研实践经历,以及都获得了哪些表彰等等,这些内容往往是导师比较关注的关键内容。

提前联系导师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跟着这名导师做科研,所以在联系导师之前,要对导师的主攻方向和科研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,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。

通常来说,选择导师之前要先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,确定完主攻方向之后再选择导师,这个顺序一定不能搞错了,有不少同学会犯一个错误,就是选择完导

师之后才发现导师的方向并不适合自己,此时再换导师是比较麻烦的事情,也会浪费很多时间,这是要尽量避免的事情。

最后,如果有考研、读研相关的问题,可以向我发起咨询。


0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Avatar placeholder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|京ICP备2022030413号-17